有一天,无意中听到一个人说,他正准备读博,因为他觉得自己会“成为一名优秀的学者”。会让一个人考虑读博(甚至已经开始读博)的原因有很多,当听到这个特别的原因时,这个话题就值得一写。
让一个人开始这场特殊的“马拉松”的好理由可能有:
• 你热爱自己研究的领域
• 你热爱科研事业
• 你热爱写作
• 你正在寻求新的挑战
• 你想尝试实地考察
• 你想尝试教学
• 你想研究并出书
确实,还有很多其他原因。但是如果你想申请社会科学或人文科学领域的博士,“想找份工作”肯定不是读博的理由,除非你想找的是一份学术性工作*。但是现实很残酷,其实二者没什么区别。
虽然没有支撑这一观点的硬数据,但是间接证据似乎都在证明,大学培养出来的博士生数量比学术性工作需要的岗位数量多了太多。同时,终身职位也越来越像英国的刺猬——虽然也有,但是越来越少,离人们越来越远。可以看看这两篇关于初级学者的处境的文章:
来见见你的新教授:瞬息万变,收入微薄
讨厌毕业论文的原因:获得文学博士学位,会让你变成一个情绪糟糕透顶的人,而不是一个教授。
如果仍然决定在学术界一展身手,你可以做一些事情来增加获得第一份工作或博士后职位的机会。
首先,找到你研究领域的早期学者,并询问他们找到工作的方法。虽然大多数人肯定在某个方面走了狗屎运,但是至少有一些好运的人也是通过自己的大量努力在得到了这份工作。同时,也可以问问他们日常工作日都会做什么,以及这跟他们的职业规划又有什么关系。这些人给你的答案可能会是一个惊喜。
其次,要开始承担额外的学术工作。除了在自己的全职工作——论文研究上大做文章之外,还可以考虑以下工作:
• 教授本科生课程
• 做客座讲座
• 报名参加教学培训课程
• 担任科研助理
• 帮资深学者写拨款申请并开发拨款项目
• 在大型国际会议中发表演讲
• 组织区域会议或研究生会议
• 报名参加方法论课程或软件分析课程
• 在学校或是系里的委员会任职
• 发散思维,为自己的下一个研究项目做准备
• 发表期刊文章
这些事情都有机会去做,努力争取这些机会也表明,你对自己的学术事业是认真的。这也能在你的简历上添上几笔,让自己和那些只是几年如一日专注写作文的人区分开来。
也就是说,获取这些经验的同时,我们自身也是要承担风险的。不是所有的会议摘要和期刊文章都会被发表;上面提到的很多机会也都不是以广告的形式出现的,而要得到这些机会就需要我们自己敲开一扇甚至几扇门;时间管理技能同样重要;如果博士毕不了业,这些“额外”的经验对我们找学术性工作毫无帮助。
对于那些在私企找工作的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博士来说,充分就业同样充满不确定性,而且能提的建议更少。不过,Susan Basalla和Maggie Debelius所著的书《那么你打算做什么:跳出学术圈找工作》是一个好的起点。你还可以试着在学术圈之外找到一位老师,让这个人帮你做出一份能让招聘经理真的读下去的简历。
一个人开始和完成攻读博士学位都有很多不错的原因。但是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我们有创造力、有决心、勤学好问、热爱研究、热爱自己的事业。一方面,取得博士学位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但是另一方面,这只是一个学位。博士学位可能没法让你找到工作,但是我们仍旧有其他要获得博士学位的理由。